仙佛曰:「我的存心,要对得起我的良心。我的作为,要对得起我的良心。」
布施重在真心诚意付出,布施在于做多少。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来自于上帝赋予的良心本性,也有来自父精母血所形成的肉体,我们应该要珍惜肉体,保持健康,时时用我们的良心本性来待人处事,更要把握时间来做上帝的工。
七施
- 面施-就是要时时展露笑容,真心对待人。以一个微笑,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也让别人感受到开朗,这是最简单的布施,也是最容易感染彼此的方式,而且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言施-要能不断的赞美别人,使自己和别人都能产生信心。善良的言语可以让人感到温馨,话中给人多一些勇气与希望,学习得体婉约,避免妄语、两舌、恶口。
- 眼施-尊敬他人,才会远离轻视的心。慈眉善目,就是八分闭两分开。我们的眼睛很容易显现出我们的心情,有些人目露凶光,让人不寒而憟;有的人眼露鄙视,让人心生畏惧;而温柔的眼神却能抚慰别人。
- 心施-心存诚恳、和乐、慈悯等等的心;展露德性,以德报怨。要有一颗为人着想的心,懂得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硬加诸在别人身上,对人多一份真诚的关怀与体贴。
- 身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模范引领。以身作则,建立好榜样;不矫揉造作,不奇装异服;喜好助人,时常恭敬礼拜佛菩萨和一切圣贤。
- 耳施-听到真理要赶快分享;克己复礼,格物致知。能诚心倾听他人诉说苦处而心不烦躁;若听到有人散播不顺耳的话,也能耐心倾听,不排斥,不反弹,从中获得智慧。
- 座施-能捨自己的立场或利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在恭敬让座、迎座的当下,受到对方的微笑、致谢,使自己内心增添一份礼敬。
面施、言施、眼施、心施、身施、耳施、座施的根本原动力,在于「心」的推动,菩萨的悲力与愿力,都是从发心而延展开心,当你发现心中正在默默散发出关怀、祝福、宽恕、感恩的真与善时,你已点燃生命之光。
幸福原来那么近
我幸福吗?我们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
其实,有没有发觉,幸福与否,是由人们的感觉比较而来。如果拿自己的社会地位去跟美国总统相比,拿自己的钱财去跟比尔盖兹相比,或是拿自己的容貌去跟俊男美女相比,可能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感到不幸福。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结果就会不太一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所以虽然闹钟响时我会懊恼,会拉棉被盖住头,我要感谢上苍,因为我能听得到;
虽然我还是闭著眼睛,厌恶清晨的阳光,我要感谢上苍, 因为我能看得到;
虽然我赖床不像起身,感谢上苍我有能力站起来;
虽然这一天刚开始就一塌糊涂,袜子找不到,稀饭溢得到处都是,小孩又吵又闹,每个人火气都很大,感谢上苍,我有一个家;
虽然我们的餐桌从来没有像杂志的图片那样丰盛,早餐也是拼拼凑凑,感谢上苍给我们食物;
虽然我的课业压力繁重,我还是要感谢上苍,我有学习的机会;
虽然我常抱怨、感叹命运不好,感谢上苍赐给了我生命。
这样还不算幸福吗?超幸福!还可以抱怨吗?不可以,因为有什么好抱怨的?你已拥有一切,你已很幸福!今天,我们拥有了这一切,我们有想过要去知恩、感恩吗?感谢上苍给我生命。幸福原来那么近。
幸福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感受。
师尊老大人慈示:「人在一生当中,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别人的恩惠,所吃的东西,所穿的衣服,一切物品,都是别人所造作而成的,并非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人皆要感恩。」
拥抱幸福其实不难,是我们把它物化了。幸福是一种内在心灵的感觉,在某一杀那,心中的某一根稳密的弦忽然被牵动,随之而来的是深入内心深处的感受与体会,那便是幸福。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如一个稳密的宫殿,年龄越增加,门户的防备越森严,于是要进入其中,要被拨动,便越不容易,于是常常觉得不快乐,离幸福越来越远。而当一个人觉得幸福离自己而去时,便会想借着获取更多的物质拥有来填补。结果常常是拥有的越多,越觉空虚,越不快乐。
在生活中,有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在地触动着我们,只是我们忽略掉了,我们总以为追求幸福是一件大事,结果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师尊老大人慈示:「不要问有没有未来的美好,且先问,是否珍惜现在的福分。」
在感恩中培养宽恕包容的心
师尊老大人慈示:「懂得包容感恩,世界的万象都是可爱;若只是怨怒暴躁,世界的万象都是可憎;一切在心的转变和如何的做,便是如何的成果。」
如果有个小偷到你家里偷了你的笔记本电脑,你该庆幸。庆幸小偷偷的是我的东西, 没有伤及我的生命;庆幸小偷只偷了我一部分的东西,不是全部;最值得庆幸的是,小偷是他不是我。
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感激所有使你坚强的人。
反省是了解自己的第一步骤,也是改善自己的第一功夫。
不断省思自己是何居心,于家庭、校园、社会中是否是心存感恩,开启感恩的心灵,从心灵世界改造起,爱自己更爱别人,让生命更好,不是变老。
师尊老大人慈示:「当你们接到成熟的果子,心中要感谢上帝的成全,人在世间的一切皆是上帝所赐予。」
做我家人的好家人
美好的家庭不是看天田,它是努力灌溉、耕耘的成果。
家的组成绝不是偶然,而是因缘使然;家人的组合也绝不是毫无来由,而是累世所蕴积甚深的缘份组合。
古语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诚不妄也。
前人曰:「随缘消前愆,莫再造新冤,更要结善缘。」
竟然我们遇到不管是好缘还是欠圆满的缘,只要我们好好的去处理感恩完成功课就好了。
不要在这缘再去结恶缘更应该广结善缘。其实我们不管怎样的命运或家庭,这乃是我们生命中的功课,生命中的未完成的课业要借着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因为他们最直接、坦白、真诚和没有包装的。
故此说生命才有意义。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的亲情是永远无法斩断的,纵然是天涯海角,仍是血浓于水的。其实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并不是如此的态度,是我们变了,但父母的对我们的爱是永不更变的。
(麦克亚瑟将军为子祈祷文)
认识自己,才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温和。
再怎样不是也是我们的父母,再怎样会念也是我们的父母,因为再怎样父母花的时间、精神,全程投入,吃、穿、住,他不会不理我们的。
在生活中扮演天使,点燃心中的大爱,先向别人付出你的关爱,不是永远只接受别人的关爱,真正的爱是付出,不是占有。
长生大帝曾说过:「爱要付出,才会杰出;要历练,才会熟练;要真心,才会同心;要随和,才会祥和;要清白,才会坦白;要尊重,才会庄重。」
若不能友爱兄弟、敬爱父母、亲爱朋友、信爱师贤,连这有形的都做不到,如何能达到无形中之真实心呢?
以爱解毒开太平。
我们应该:
1.重视纲常伦理-维系人伦关系
2.家和万事兴,万事以和为贵
3.善意的看待一切-善解
4.多关怀、多包容、少计较、少比较
师尊老大人曰:「圣贤的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仙佛的道理,是在日常修持中。」
生活礼仪-食衣住行
礼记仲尼燕篇:「礼也者,理也。君子无理不动。」
师尊慈训:「高尚的品格,完美的人格,是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自古以来即有「礼仪」,才会有好的风范,也才能够因此备受他人尊敬。
古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以「礼」为六艺之冠,可知「礼」的重要性。而礼节或礼仪的运用之最高境界,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
青年守则载明「礼仪为治事之本」,在社交场合的进退应对都应该有适当的节度,尊重彼此的行为言谈,如此才能维系社会纲纪、秩序于不坠。由此可知,礼仪对于自身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广乏和重要的。无论待人、会议、活动,甚至国与国间的种种互动,礼仪在其中扮演的格外重要。
院长大人慈悲:「从早上一起床,便要开始省思,是否贪眠误时机?在著装的时候,就要开始省思,是否过于艳丽或不端正?在用餐的时候,就要开始省思,是否暴残天物?在说话的时候,就要开始省思,是否对人失理?在走路的时候,就要开始省思,是否失礼?在办事的时候,就要开始省思,是否失义?」
礼仪,说难,是有点难;说简单,也很简单。因为「想」与「不想」只是一念之间,「做」与「不做」只是举手之劳。一旦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下定决心去做,每个人都做得到。对别人的态度不尊重,或者是自大的看不起人,行为举止也透露出狂妄,这些都是对于「礼」的忽略。
唯有快乐的付出,才会有圆满的收获。
二十一世纪的饮食观
佛曰:「杀生肉食者犯了五罪心:残忍心、自私心、杀害心、贪味心、欺弱心;素食清口者可增五善心:用情心、怜悯心、爱护心、慈悲心、平等心。」
师尊老大人曰:「今之人,天上飞禽,地上走兽、昆虫,海中湿生等,无所不食,不惜伤生害命,使腹中成为有生命体葬身之处,如此冤冤相报,无由了时,何苦来哉!同是有生命之体,为何施虐残害?又言理所当然可食之,己所不愿受之苦,反加诸于他,己所不愿受之痛,反加害于他,又是何种心态?一切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之类别有高低不同,然,众生之生命无贵贱、尊卑之分。」
素食应注意事项:
- 五荤(葱、蒜、韭、薤、兴渠)不可食,因其味刺激会伤害人的五脏。
- 营养要均匀:不可偏食、避免缺少特定维生素。
- 青菜水果要多吃:可补充维他命、矿物质。
- 五种颜色蔬菜都要吃:绿、红、黄、白、黑,五色。
去除心中的包袱
负面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学习,所以不要感到暴躁、难过!
情绪是种习惯,而习惯是累积而来的-积习,加上外在环境的影响。
心中的包袱有来自家庭的言行互动接触,学校、师长、同学、交友还有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有关。在人生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抉择,家庭、升学、就业、交友等等,在在都需要你谨慎去选择。
不要带着心中的包袱去抉择:
- 贴标签
- 追求名牌
- 学业
- 家庭
院长大人慈示:「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感染的不是言语,不是动作,而是心情。」
师尊老大人慈示:「在你们心中有很多问题,有很多疑问,但是这是青少年必经的过程。最重要的不要逃避问题,要面对问题,或许在某些事情方面,会让你们产生不满,或者是产生埋怨,或者是产生种种的心念,但是如何借着环境,借着事情,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你可以把一件事情看得很好,也可以把它看得很糟,只看你心念上的转换。」
认识心中的包袱,我们应该了解,「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所抱持的态度。」
给学生的勉励:不必畏惧考试,因为它是考你所知道的,不是考你所不知道的。
隐形的包袱-心中难发现的贪、欲望……
比喻:名牌
一个人的身价真的等于名牌包吗?为什么我们要让心中的欲望去证明自己?
要去除心中的包袱,一定要:
- 淡化欲望
- 净化俗气
- 放下执着
- 革化习性
- 软化固执
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每日都是在选择我要与排斥我不要、我不喜欢,放下的意思,并不是不要去接触或不敢去面对,而是即不能不,不得不的时候,要去淡化,不要执染太深。
南海古佛慈示:「谈放下。放下自我的心、成见的心,你将会发觉原来自己错过了许多大好因缘。人我之见,不能放下,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都被你的主观挡住了。本身自私,才会认为别人有私心;本身多多猜忌,才会怀疑别人对不起你,这是骄慢所成的习气。修行不能放下,就会有我,有我就会有是非、有生死、有轮回。夫妻不能放下,就会伤和气,有怨恨。朋友不能放下,就会互相折磨,时起摩擦。做事不能放下,就不会心甘情愿。不能放下自己的骄慢,坚持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是对的,就不能转化一切善恶因缘,如此一来,别人不合乎你的条件、习惯、尺度,你会时常生活在生灭轮回的深渊。放下,把心中的石头放下,可以弥补心中的遗憾,化解凝固的怨气。学佛修行也算是在学做人。世人处多元化的时代,在人、我接触当中,除了肯定自己,做好自己的责任外,更应怀有一颗包容的心胸与态度去欣赏与接纳他人。所以,要改变别人之前,先改变自己。希望别人对你慈悲,你却从未慈悲过,哪能体会慈悲的真实义?先问自己如何待人处事,把往外看的心,回转过来看自己,时常面对自己,向内自省,才能与仙佛、与朋友、与一切众生相应。放下吧!把旧有的习气和包袱放下,人间处处是净土,何时不自在。」
一个人放不下的东西太多,那些东西将会成你人生路途种的包袱。人生的旅途种包袱一定会有,有你喜欢的,也有人不爱的,可是身为有智慧的我们,一定知道如何让自己在这趟旅途中是轻松又愉快的,因此首先必须学习的功课就是放下。
做自己心灵的工程师,学习倾听内心中最大的那个声音,因为它最接近你,那就是上帝的声音。
师尊老大人慈示:「在你们现在这个年纪之青年,正是似懂非懂,想的最多的一个年龄,虽然你们常说错话、做错事,但为师相信你们心中都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们怎样说、怎样做才是对的。你要依循良心的声音,不要沉溺于习惯的错误。」抓住生命的契机
「你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人?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你以后是什么样的人?是你必将还上帝的礼物!」
「好因缘、坏因缘,都是我的因缘;好家人、坏家人,都是我的家人。」
仙佛慈悲:「要时常关心自己才能开心。关心-关闭一切邪恶的心念;开心-敞开一切思惟之心扉。关什么呢?贪心、妄心、嗔心、痴心、邪心、偏心、骄心、疑心;开什么呢?善心、诚心、正心、真心、赤心、虔心、敬心、信心。」
前人曰:「信心不是随便听来的,一定是经过我们智慧的判断正确后就要去做,做到一个阶段有得于心叫做心得。在有心得当中,在实践中方能产生信心。」
当我们愿意转心,生命中得困境将出现转机,不再是困难!
树木的心材决定这棵树的价值,个人的心志决定个人的命运。所有成功者背后必有着一段心泣开拓史,必定有历经困顿打击后重心省思,再振作突破的心路历程,这是生命的契机,若能觉醒紧握,生命的意义将大不同!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生命是一再的学习与自我实现
接受真理使我们不再迷昧,学习布施使我们不再贪心,欢喜付出使我们感恩知足,包容体谅使我们勇于面对挑战与困境,这一切都是因为 上帝的大爱足迹,依循 上帝的足迹,原来我们是这么的幸福!
唯有感恩、报恩,你才是个最幸福的人。
年轻不要留白
仙佛慈示:「光阴不告而别,谁又能把握得住?唯有掌握现在创造未来。思惟农夫的内涵,辛苦的汗水,拿起锄头在阳光下墾闢杂草,播洒种子,挽回春天丰富的生机;插秧种苗,步步退后原来是步步向前;布施肥料助长幼苗,是一片翠绿的开始灌溉水源,抱持成功的农作物,日往月来,获得心灵喜悦,收获无限的资源,在年轻的岁月里,画下色彩的痕迹,这就是年轻不要留白。」
实践不等于机会,改变才会有机会!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师徒情相随 (调寄:爱相随)
(一)提醒你 好徒弟 真爱要提起
存疑心 行善事 实在不易
心伤痛 名利牵绊 迷失声色里
苦难起 终坠落 在塵泥
(二)很疼你 不只是一次维护你
挽愚迷 用尽我全心全力
时惦记 不知相思情 何处与寄
如风筝断了线 任风吹
(三)断线飞 爱相随 哪怕天南或地北
我又怎么能不憔悴 望穿秋水
我为徒痴 为徒累 从来我都不后悔
我又如何诉说心语
(A)深情祈祷 真心相随
(B)朝朝望徒归
(C)只盼永远 相连心扉
顺序:(一)-(二)-(三)-(A)-(二)-(三)-(B)-(三)-(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